这次中国男篮的集训名单引发了球迷们的热议。在名单中,一些在CBA表现不俗的球员如山西队的原帅、广厦男篮的孙铭徽等却未能入选。郭士强作为男篮主帅表示,此次集训旨在培养和锻炼年轻球员,为2027-2028赛事做准备。然而,一些人认为国家队应该展现出最强阵容,无论输赢,都要积极对待比赛。现在每次男篮集训都是为未来做准备,但成绩却一直下滑。这种通过培养和锻炼年轻球员的方式是否必要呢?
首先,年轻球员的培养应该是在激烈竞争中完成,而不是采取保护性措施。作为职业球员,成长需要在竞争中不断提升。中国男篮应该选拔当前状态最佳的12名球员,而非未来的潜力之星。只有当年轻球员能够像杨瀚森那样竞技水平出色,国家队的集训名单才不会引起争议。年轻球员应该通过CBA联赛的磨炼来满足国家队需求,而非得到保护性对待。
观察此次国家队集训名单,谁能拥有像原帅那样的三分球爆发力?朱俊龙在三号位上是否胜任国家队任务?周琦整个赛季几乎没有出场,连联赛都难以应对高强度比赛,他是否能在国家队展现出拼搏态度?
其次,培养新人应该是各俱乐部的责任,国家队需要展现最强阵容。练兵工作应由俱乐部承担,国家队不应该是练兵的地方。尽管老将们在过去比赛中未取得理想成绩,但他们积累的经验仍然宝贵。应该在老将尚有实力的时候培养新人,而不是一味重复年轻球员的培养计划。
第三,中国篮球的滑坡与目前的教练体系息息相关。在职业化进程中,中国篮球一直在倒退。教练任人唯亲,导致球员站队选择。教练权威过大,缺少针对个性特点的培训,使得球员缺乏个性。只有加强俱乐部对年轻球员的培养,提升青训教练水平,才能形成竞争关系,培养出真正的人才。
总之,对于这次男篮集训名单,存在争议。作为国家队主教练,郭士强提出的培养年轻球员目标并不被所有人认同。国家队的首要任务是选出国内最佳阵容,勇敢面对对手,并彰显中国球员的拼搏精神。年轻球员的培养应由俱乐部完成,国家队则应聚焦于实力最强的阵容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